從16浦飯店步行到大三巴大概15-20分鐘左右。一路上可以感受著當地澳門的生活型態,一步一步的走著,人群會越來越多。那表示已經走到這條熱鬧小徑,類似台灣的老街。兩排都是美食店家跟餅店。這是澳門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在這個群眾中,會看見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遊客。
來到這邊會發現很多觀光客手上都有提一包伴手禮,通常都會看到都是【鉅記餅店】。這家餅店真的不陌生,到現場他們家人潮也是最多呢,杏仁餅很像在它們家算很有名,不過花花不喜歡杏仁。其實到現場後可以試吃到,感覺哪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口味再決定要買什麼比較好。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嘛!花花試吃後,覺得他們家的『蛋捲鳳凰餅』,很香很好吃,用蛋捲去包肉鬆做成四方塊,外層還有一片海苔,口感吃起來鹹鹹甜甜又酥酥的。大家可以試試看!而且他們的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也不賴!至少來港澳幾天了,服務水平比較讓人家滿意的也不多。不過值得一提,台灣入境的時候是無法帶相關的肉製品的唷,若被海關查到,東西可就要送給海關囉!要記得唷。
黑~發現熟悉的美食,珍珠奶茶唷,還有豬扒包。本來我們還沒走到這邊,我們要去吃大利來記豬扒包,當我們走到那兒....他沒開門,害我又失落好一回。看到這個大牌子,我就不管哪是哪一家,買了再說!我們點了一組珍奶+豬扒包。還有一杯紅茶再送一顆葡式蛋塔。
豬扒包拿在手上熱呼呼,法國麵包夾著一片豬排。一口咬下的口感:法國麵包外層烤的酥很香而不硬,內層部分是軟的唷。而豬排味道很像烤肉的口感,肉質不老且很有香氣。兩者配起來很棒!我想大利的應該更棒! 推~
另外店家送的葡式蛋塔,滿足了我這次無法吃到瑪嘉烈或安德魯道地蛋塔安慰。它的口感跟味道跟台灣賣的蛋塔很相似-比如說:肯德基的蛋塔,應該就知道我說的口味吧。吃起來比香港的蛋塔好吃多了。
走過這條老街,澳門最有名的【大三巴】就會出現在眼前。
這假日人潮還真多阿~人多車多。以前在書上看到的大三巴現在我親眼看到囉!好有意義的的歷史古蹟,巍峨壯觀的前壁,心中揚起澎湃的心情。1835年1月,教堂起火,最後剩下教堂的前壁,
由於教堂前面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好多外國遊客唷~~真是大開眼界的感覺。
天空不就放晴囉~
大三巴牌坊,世界的遺產。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唷。
建築風格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以花崗岩打造的前壁,仍可從繁複生動的雕刻看出巴洛克式的華麗風采,與東西文化融合的建築特色。
來到牌坊後方,在牌坊的背面有一座和原教堂裡唱詩台高度一致的鋼架結構瞭望平台,旁邊裝設了樓梯,遊客可以登高到平台上參觀。後方還有火燒的痕跡。
還有大三巴的變遷歷史與圖片照片可供觀賞。
站在約2層樓高的窗口,可以感受到以前那聖保祿教主總會在這邊看著澳門百姓的生活。絡繹不絕的遊客。 離開大三巴,我們往下走。
這是民政總署大樓俗稱議事亭、市政廳。曾稱市政廳大樓、臨時澳門市政局大樓等名稱。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歷史建築群之一。古蹟阿~大樓最初是一座磚石結構並且帶有圍牆的中式庭院。一七八四年修建了一座兩層高的新大樓,屬巴洛克式建築。因年久失修,並經歷了颱風的重創後,於一八七六年重修,被注入了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在此後的數十年,大樓亦受到颱風及白蟻不同程度的損壞,多次進行修繕,直至一九四零年大修後,大樓及其外牆的面貌一直保持至今。
【民政總署大樓】前地相對,在馬路另一邊是議事亭。
民政總署:
地址:新馬路163號
電話:(853) 2833 7676
再來是議事亭前地又俗稱「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居澳門最熱鬧商業及文化活動區。,面積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議事亭前地北連板樟堂前地,南臨新馬路,南闊北窄,呈狹長的三角形。周圍一帶的建築物極富有歐洲特色。
中央兩側延伸下去有許多手信、美食、藥妝等店鋪,聚集了許多人潮。廣場中央有一座噴水池喔,美士基打銅像在1966年12月『 一二‧三事件 』中被華人群眾拉倒後,原址被改作一相同形狀的水池,噴水池中央放置一個立體、葡萄牙國輝上也有的天球儀。
這棟有著巴洛克式的白色建築物是歷史悠久的慈善機構【仁慈堂】,仁慈堂昔日為澳門老居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對於當時以廟會文化為主的老居民來說,又稱作支糧廟。白色的外牆有樸實安靜感,跟其慈善為懷的形象不謀而合,就像白衣天使穿著白袍一樣。另外,澳門是中國最早正式發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第一批以慈善為目的彩票就是仁慈堂發行的呢!
離開前不吝嗇的幫花花按個讚+推吧
留言列表